5月1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全市脫貧地區產業指導組交接暨基礎業務培訓會上獲悉,為實現從產業幫扶到產業振興轉變,我市將繼續向脫貧地區派出產業指導組,促進產業提檔升級。
2021年,為做好脫貧地區產業幫扶,我市面向18個原市級深度貧困鄉鎮、17個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組建了“17+18”的產業指導組。兩年來,全市派出專技人員2871人、科技特派員1275人,到戶指導員2.87萬名,鞏固發展產業幫扶基地5.6萬個,打造了脆李、檸檬、柑橘、榨菜、生豬等5個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8987個產業項目,帶動124.3萬名脫貧人口增收,全市1918個脫貧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收入2.7億元。去年底,14個脫貧區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044元、同比增長7.3%,增幅高于全市農村居民0.6個百分點。
“雖然在產業指導組的幫助下,脫貧地區產業發展有了一定基礎,特色主導產業也基本形成,但仍存在產業發展質量不高、農村活力釋放不夠、農民造血功能不強等難題?!笔修r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
為此,我市將繼續向脫貧地區派出第二輪產業指導組,并明確要求產業指導組要緊扣產業鏈、瞄準創新鏈、加固幫扶鏈、完善利益鏈發力?!暗诙啴a業指導組主要有三個特點?!痹撠撠熑苏f,一是由過去的技術幫扶到更加注重全產業鏈指導;二是產業指導從指導鄉鎮向指導全縣域轉變;三是從指導產業規劃向產業風險防范轉變,努力打造產業指導的“升級版”。會上,市農業農村委等相關部門還對產業指導組的先進個人、“十佳典型案例”“十佳典型事跡”進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