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基層治理脈絡,激活基層治理“末梢”。沙坪壩在全力推進“黨建扎樁·治理結網”工作中,把“黨建”擺在基層治理的關鍵環節,積極探索治理體系和工作機制的“個性”特色,讓基層每一方小小的網格,真實地成為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一畝三分地”。同時,以數字化為抓手,以打造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為著力點,讓網格服務全齡化、便捷化、生活化。
鳳天路社區網格員雷歡(左二)在小區里收集群眾訴求。記者 張浩 攝
抓實黨建引領
讓黨員下沉小區
“這一次各位網格員反饋的信息,社區把重點事項都做了梳理,下來網格員及時給居民傳達?!?月12日,在覃家崗街道鳳天路社區,社區黨委書記安淳就近期網格員反饋的基層治理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同時對接下來全區部署的有關重點工作進行了細化講解。安淳告訴記者,像這樣的“碰頭會”,社區會定期召開。
“通過這樣的‘碰頭會’,一方面及時了解社區運行情況,另一方面也是梳理社區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卑泊菊f,做好社區“網格化”治理工作,光把任務分解給網格員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不停地溝通、調度、協調、完善,才能讓社區每一個網格員的力量真正凸顯出來,發揮作用。
抓好社區網格員隊伍建設,是鳳天路在抓實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把“黨建”的樁打牢,讓黨員下沉進小區,首先就是解決“怎么進”的問題。
為了讓黨員的身份能在基層亮出來,社區不斷強化隊伍的思想認識,用鮮明的理論武裝頭腦。無論是主題黨課還是政策培訓、黨支部活動以及黨員的自我學習,社區的基本要求就是“學以致用”,緊密聯系工作。同時,讓每一個網格內的黨員都能在理論學習中找方法、在服務群眾中尋創新?!叭绻覀兊狞h員干部思想認識不清楚、政策理解不到位、服務方式很刻板,是做不‘活’基層工作的?!卑泊菊f。
“網格員”作為服務群眾的身邊人,不僅是要讓網格事務實現“身邊辦”,更要把服務做得更生活化、場景化。為此,鳳天路社區們的“網格員”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
雷歡是社區一名網格員,她的方式方法普通但最實用。在收集群眾訴求的過程中,她喜歡和居民交朋友、話家常。群眾“滔滔不絕”,但她絕不打岔,認真記錄。在解決群眾問題的時候,總會把方案提出后再多問一句“好不好?”?!白哌M群眾,什么事都和居民‘上綱上線’,會不受歡迎。但換個角度,打破距離感,親和一點,群眾自然笑臉相迎?!崩讱g說,在服務上多做一點,群眾對工作支持力度就會更大一點。
社區工作,講究方式方法,言談往往最“悅”人心。為了拉近與群眾的距離,社區還聯合黨建聯席單位,用一系列喜聞樂見的形式,把該講的事情、該傳達的事項寓教于樂,避免群眾看在眼里卻沒有記進心里。
“黨建引領,首先就是要把黨員這個關鍵‘領’到位?!卑泊菊f,搭建社區網格治理體系是基礎,但是要實現體系治理,就要看網格員的價值是否有所體現、是否撐起了“治理”這張網的“關鍵點”。而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每一個網格員頭腦保持清醒,手腳應變自如。
治理變“智理”
服務更便捷
“陳嬢嬢,你說的這些信息在我們那個‘云’服務平臺上都能查找到。接下來,全區正一體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數字化平臺建設工作,以后會更豐富、更完善?!痹邙P天路社區的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耐心地向居民講解社區的數字化社會治理平臺“云上鳳天路”。
“陳嬢嬢”名叫陳潔,今年69歲,是鳳天路社區鳳天竹苑小區的一位居民。在談及社區的網格化治理工作時,她對社區的網格化治理“三大體系”、“1+10服務模式”“全生命周期服務”等重點工作都能說得清清楚楚。她說,自己之所以對社區工作了如指掌,是因為這些工作是實打實為居民帶來了幸福感。
以“全生命周期服務”為例,事實上就是社區根據不同的年齡層次提供包括養老、藝術、幫扶、醫療等日常生活需求為一體的常態化精準服務。無論是獨居老人的日常生活,還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問題,甚至是居民家中所需的一些小修小補,在“全生命周期服務”中都能得到解決?!半m然我們很多小區都有物業,但是社區提供的這些服務,人文關懷程度更高、更受歡迎?!标悵嵳f。
在豐富服務的同時,社區還在線上進行同步整合,打造“云上鳳天路”小程序。群眾只需要通過一部手機,線上即可獲取相關服務信息。
“通過數字化平臺,一方面建立一個多元化的體系來支撐社區服務,另一方面搭建一個信息互動的渠道?!卑泊鞠蛴浾呓榻B說,在融合服務方面,該平臺不僅可以了解社區健康小屋、便民信息、公共文體設施等具體信息,還能及時查找社區網格員的聯系方式。而在互動交流上,群眾不僅能發布自己的“需求清單”“問題清單”,同時針對網格員的工作,社區也能一鍵抵達?!斑@樣一來,在提供數字化便民服務的同時,也實現了我們社區事務多條數據的并行傳遞,讓社會治理更加便捷、精準。如今,社區居民的難題在小區就能得到解決,越來越多的社區事務,也能在小區共商共議?!?/p>
“作為社區大家庭的一份子,我們應該為社區的建設發展出一份力?!标悵嵏嬖V記者說,目前,居民開始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通過社區搭建的多種民主平臺,大家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