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摘自黨的二十大報告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收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直播。重報集團新重慶客戶端-華龍網記者 梁浩楠 攝
重慶市經濟信息委黨組書記、主任藍慶華表示,全市經信系統將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切實把全系統干部群眾的思想統一到二十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重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藍慶華介紹,近年來,全市經信系統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智造重鎮”輪廓初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產業結構呈現集群化、高端化趨勢。全市全口徑工業增加值由2017年的5998億元躍升至2021年的7888億元,近5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5%,占GDP比重為28.3%。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28.9%,近5年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16.3%。
科技創新突出生態化、平臺化路徑,構建“產業研究院+產業園區+產業基金”中小企業生成生態體系,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55家,占全國比重2.8%。全市有研發機構和研發活動的規上企業占比分別達27.5%和41.5%,帶動全市規模工業研發投入強度達1.61%。
制造方式加速數智化、綠色化轉型?!包c線面”結合推進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化提升,累計實施4800余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帶動全員勞動生產率由2018年的32.8萬元/人提高至41.9萬元/人。累計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52家、綠色園區5個,綠色設計產品48種,單位GDP能耗5年下降16.1%。
開放載體形成立體化、多元化體系。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聚焦“兩中心兩地”戰略定位,全面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功舉辦五屆智博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8%?!耙粎^兩群”優勢互補、差異發展。312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渝布局。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建設目標,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把制造業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構建市場競爭力強、可持續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彼{慶華說。在產業創新上突出高端化、場景化,在產業集群上突出生態化、協同化,在產業融合上突出智能化、數字化,在產業轉型上突出綠色化、服務化。圍繞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貫通,形成全鏈發展的新優勢;圍繞企業政府社會聯動,形成聚合發展的新優勢;圍繞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形成開放協同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