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善制造業優質項目“白名單”制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強化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的資金支持。
政策依據: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銀發〔2022〕92號),人行重慶營管部、重慶外匯管理部 《重慶市金融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方案》(渝銀發〔2022〕44號)
執行期限:長期
責任單位:人行重慶營管部、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
咨詢電話:12363
2﹒對公共領域電動化給予運營補貼,對充電樁、換電站、加氫站給予建設補貼。
政策依據: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21〕466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發改能源規〔2022〕53號),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工信廳通裝函〔2021〕248號),市經濟信息委等5部門《關于印發重慶市促進汽車產業平穩增長政策措施的通知》(渝經信發〔2022〕65號)
執行期限:至2023年12月31日??
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
咨詢電話:12345、023—63896703
3﹒對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28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企業所得稅;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65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130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財政部等4部門《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45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關于做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集成電路企業或項目、軟件企業清單制定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發改高技〔2021〕413號)
執行期限:暫無
責任單位:重慶市稅務局
咨詢電話:12366
4﹒對國家鼓勵的線寬小于130納米(含)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屬于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清單年度之前5個納稅年度發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準予向以后年度結轉,總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10年。
政策依據:財政部等4部門《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45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關于做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集成電路企業或項目、軟件企業清單制定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發改高技〔2021〕413號)
執行期限:暫無
責任單位:重慶市稅務局
咨詢電話:12366
5﹒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設計、裝備、材料、封裝、測試企業和軟件企業,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財政部等4部門《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45號)
執行期限:暫無
責任單位:重慶市稅務局
咨詢電話:12366
6﹒國家鼓勵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件企業,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業所得稅,接續年度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財政部等4部門《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45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關于做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集成電路企業或項目、軟件企業清單制定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發改高技〔2021〕413號),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9號,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10號
執行期限:暫無
責任單位:重慶市稅務局
咨詢電話:12366
7﹒制造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
政策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13號)
執行期限:暫無
責任單位:重慶市稅務局
咨詢電話:12366
8﹒對工業企業(以獨立法人計)實際發生技術改造投資或擴大再投資后,年工業增加值首次突破500億元、300億元、200億元、100億元、50億元、10億元的,分別給予2000萬元、1000萬元、500萬元、3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獎勵。獎勵資金不限用途,企業可自主安排。
政策依據: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關于印發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和擴大再投資政策措施的通知》(渝經信發〔2022〕38號)
執行期限: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
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
咨詢電話:12345、023—63895940
9﹒支持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化工等重點行業通過綠色技改率先達標,對技改后企業能效達到行業標桿水平(先進值)且單個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2000萬元的,按不超過設備投入20%的比例,擇優給予最高500萬元獎補。支持企業、園區實施節能降碳、節水、清潔生產等領域技改,開展動力電池和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對單個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1500萬元的,按不超過設備投入10%的比例,擇優給予最高300萬元獎補。對獲批國家級綠色園區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對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試點示范,以及國家級能效領跑者、水效領跑者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通過“揭榜掛帥”方式,對打造節能降碳綜合服務、綠色低碳能力提升示范等重點平臺的,市、區縣聯動給予支持。獲批市級相關示范的企業由所在區縣(自治縣)政府制定獎補政策。
政策依據: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關于印發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和擴大再投資政策措施的通知》(渝經信發〔2022〕38號)
執行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
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各區縣政府
咨詢電話:12345、023—63896750
10﹒支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節點、“5G+工業互聯網”、創新示范智能工廠、數字化轉型創新載體等建設,對單個項目按不超過投資額20%的比例,擇優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補。支持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新模式應用、物聯網等項目建設,對單個項目按不超過投資額10%的比例,擇優給予最高500萬元獎補。支持服務商推動企業“上云”、支持企業創建全球“燈塔工廠”等,對單個企業擇優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市、區縣聯動支持產業鏈特色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培育,擇優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補。對獲得國家級數字化轉型領域試點示范、舉辦數字化轉型促進活動的單位,擇優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市級試點示范項目由企業所在區縣(自治縣)政府制定獎補政策。
政策依據: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關于印發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和擴大再投資政策措施的通知》(渝經信發〔2022〕38號)
執行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
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各區縣政府
咨詢電話:12345、023—63895239?
11﹒對已出讓工業用地,企業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能按期繳納土地價款,經出讓人同意后,可適當延長繳款期限,免收相應的滯納金。
政策依據:市規劃自然資源局《關于強化用地保障支持產業發展的意見》(渝規資規范〔2020〕5號)
執行期限:暫無
責任單位:市規劃自然資源局
咨詢電話:12345、023—63158237
12﹒優化智能汽車產業地理信息政策,向企業免費提供已有國產衛星影像數據,降低測繪產品檢驗、CORS衛星定位服務等費用。
政策依據:市規劃自然資源局《關于強化用地保障支持產業發展的意見》(渝規資規范〔2020〕5號)
執行期限:至2023年12月31日
責任單位:市規劃自然資源局
咨詢電話:12345、023—63158361
13.支持礦山企業降低成本擴大生產。對持有合法有效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的礦業權人,按照礦業權出讓合同應當在2023年內繳納的礦業權出讓收益,可申請修訂礦業權出讓合同、順延繳納期限,但順延的繳納期限不得晚于2023年12月15日;按照修訂的礦業權出讓合同繳納礦業權出讓收益的,合同修訂之日起至經批準的順延繳納期限期間不再計征逾期滯納金。合同修訂前已產生的滯納金仍按規定繳納。支持停產停工礦山企業根據區縣局據實測算生態修復金額計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
政策依據:市規劃自然資源局《關于印發加快推進重要項目規劃和自然資源審批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渝規資發〔2022〕60號)
執行期限:至2023年12月15日
責任單位:市規劃自然資源局
咨詢電話:12345、023—63158560
14.實施停產半停產企業兼并重組、租賃經營、轉產經營、合資合作“四個一批”專項行動。對成功實現兼并重組,符合相關申報條件的企業給予單個項目不超過100萬元獎勵。
政策依據:市經濟信息委《關于印發重慶市提振工業經濟運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渝經信規范〔2022〕6號)
執行期限:暫無
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
咨詢電話:12345、023—63897903
15. 支持整車企業新車型研發上市,支持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加快充換電、加氫、車路協同等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支持企業新建或升級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平臺,打造應用場景(測試場),開展實驗測試。
政策依據:市經濟信息委《關于印發重慶市提振工業經濟運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渝經信規范〔2022〕6號)
執行期限:至2023年12月31日
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
咨詢電話:12345、023—63896703
16. 對投資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裝備、材料等領域的企業,給予單個項目不超過1000萬元支持。
政策依據:市經濟信息委《關于印發重慶市提振工業經濟運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渝經信規范〔2022〕6號)
執行期限:暫無
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
咨詢電話:12345、023—63899534
17. 加快工業機器人國產化替代進程,支持裝備制造重點企業產品進入交通、基建、能源、環保等領域采購體系。支持有關企業加大智能山地農機裝備研發生產,按不超過項目投資的20%擇優給予單個項目不超過200萬元支持。
政策依據:市經濟信息委《關于印發重慶市提振工業經濟運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渝經信規范〔2022〕6號)
執行期限:暫無
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
咨詢電話:12345、023—63895053
18. 對投資國家急需戰略性新材料、輕合金產業鏈、先進鋼鐵產業鏈以及化工新材料關鍵環節的企業,給予單個項目不超過200萬元支持。
政策依據:市經濟信息委《關于印發重慶市提振工業經濟運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渝經信規范〔2022〕6號)
執行期限:暫無
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
咨詢電話:12345、023—63899842
19. 加大生物醫藥產業培育。對新獲批的醫藥產品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獎勵;對新建第三方研發服務平臺、高端生產場地項目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第三方研發及生產服務平臺按服務收入的3%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獎勵。
政策依據:市經濟信息委《關于印發重慶市提振工業經濟運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渝經信規范〔2022〕6號)
執行期限:暫無
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
咨詢電話:12345、023—63895986
20. 聚焦重點行業打造軟件應用示范場景,對符合條件的重點工業軟件產品,重點信息安全軟件產品,首版次軟件產品,首次進入國家重點軟件清單企業、重慶市重點軟件企業、軟件公共服務平臺,以及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對軟件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重大項目,給予單個項目不超過600萬元獎勵。
政策依據:市經濟信息委《關于印發重慶市提振工業經濟運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渝經信規范〔2022〕6號)
執行期限:暫無
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
咨詢電話:12345、023—63896420
21. 對開放供應鏈、擴大中小微企業采購、構建專業化配套集群成效顯著且年累計采購額在1億元及以上的領軍(“鏈主”)企業,給予單個項目不超過200萬元獎勵。
政策依據:市經濟信息委《關于印發重慶市提振工業經濟運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渝經信規范〔2022〕6號)
執行期限:暫無
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
咨詢電話:12345、023—63899317
22.開展制造業抵押增值貸款試點,市級財政和試點區縣共同出資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且符合條件的中小制造企業貸款給予風險補償。
政策依據: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財政金融聯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通知》(渝府辦發〔2022〕81號),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關于組織申報中小制造企業抵押增值貸款風險共擔機制試點區縣的通知》(渝經信發〔2021〕85號)
執行期限: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
咨詢電話:12345、023—63897446
23.鼓勵金融機構和產業鏈核心企業開展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對依托中征平臺促成上下游企業應收賬款新增貸款額排名前3的核心企業,市級財政按其上年度實際促成貸款額的5‰、單戶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給予獎勵。
政策依據: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財政金融聯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通知》(渝府辦發〔2022〕81號)
執行期限:暫無
責任單位:人行重慶營管部、市財政局
咨詢電話:12345、023—67677901 ?
24.在符合相關要求的合規產業園區內,試點優化生物醫藥類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精細劃分醫藥制造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類別,將部分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和登記表的醫藥制造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類別相對應優化調整為環境影響報告表、環境影響備案登記表和不納入環評管理。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項目,可簡化相關評價內容。CDMO(合同研發生產組織)/ CMO(合同加工外包組織)類的企業,在其生產規模、排放污染物因子和總量不增加的前提下,藥品種類打捆環評后,單個藥品無需再開展環評。
政策依據:市生態環境局《關于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優化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有關事項的通知》(渝環規〔2022〕5號)
執行期限:暫無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咨詢電話: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