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
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的實施意見
渝府辦發〔2020〕58號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54號)精神,全面推進我市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切實加強對基層行政權力的監督制約,不斷提升基層政府治理能力,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化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標準引領、需求導向、依法依規、改革創新,全面推進基層政務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推動基層政務公開全覆蓋,讓公開成為自覺、透明成為常態,為不斷增強政府公信力執行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二)工作目標。
2020年底前,編制完成重大建設項目、公共資源交易、義務教育、戶籍管理、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公共法律服務、財政預決算、就業創業、社會保險、國土空間規劃、征地補償、環境保護、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保障性住房、農村危房改造、城市綜合執法、市政服務、涉農補貼、公共文化服務、醫療衛生、安全生產、救災、食品藥品監管、扶貧、稅收管理等26個試點領域(以下統稱26個試點領域)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2021年底前,實現26個試點領域政務過程和結果全公開。2022底前,編制完成其他領域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并實現政務過程和結果全公開。到2023年,基本建成統一規范的基層政務公開標準體系,覆蓋基層政府〔包括區縣(自治縣)政府和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管委會(以下統稱區縣政府),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以下統稱鄉鎮政府)〕行政權力運行全過程和政務服務全流程,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大幅提高,基層政府政務公開工作機制、公開平臺、專業隊伍進一步健全完善,政務公開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
二、主要任務
(一)推動政務公開事項標準化。
1.編制試點領域標準指引。涉及26個試點領域的市政府部門要對照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標準指引,結合市、區縣、鄉鎮三級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按照“應公開盡公開”原則,梳理細化權力運行和政務服務各個環節產生的政府信息,逐項認定公開屬性,明確公開事項的名稱、內容、依據、時限、主體、方式、渠道、公開對象等要素,編制相關領域市、區縣、鄉鎮三級政務公開標準目錄,并對標準目錄的落地實施提出工作要求,于2020年7月30日前匯總形成本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按程序送審后印發給區縣政府部門,并在本部門網站公開。
2.全面落實試點領域標準指引。區縣政府要對照市政府部門制定的26個試點領域標準指引,及時領取區縣、鄉鎮兩級公開事項,結合本區縣權責分配實際,對市政府部門編制的標準目錄進行增補,明確區縣、鄉鎮兩級的公開職責,于2020年10月30日前編制完成本區縣、鄉鎮兩級政務公開標準目錄,按程序送審后在區縣政府門戶網站公開。
3.編制其他領域標準指引。市政府有關部門要主動對接國務院主管部門,及時跟蹤工作進度,自國務院部門制定的其他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指引印發后3個月內,參照26個試點領域的做法,編制我市相關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區縣政府要自市政府部門編制的政務公開標準指引印發后3個月內,編制區縣、鄉鎮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
4.規范標準目錄審核工作。政務公開標準指引和標準目錄要堅持逐級審核、先審后發,重點審查公開事項覆蓋度、標準目錄規范度。市政府部門編制的標準指引,報市政府辦公廳審核。區縣政府編制的標準目錄由區縣政府政務公開工作主管部門初審,并按領域報對應的市政府部門審核,經審核無誤的,由負責審核的市政府部門匯總各區縣標準目錄報市政府辦公廳復核。編制單位要依據法律法規、上級規定和本級政府權責變化情況,對標準目錄實行動態管理,及時調整更新。
(二)推動政務公開工作制度化。
5.建立完善公開屬性源頭認定制度?;鶎诱袑嵓訌娬畔⒐芾?,建立健全公文公開屬性源頭認定機制,在公文擬定時明確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不予公開等屬性,隨公文一并報批;在公文印發時明確標注“此件公開發布”“此件依申請公開”“此件不公開”。要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動態調整機制,每年度對未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評估,因情勢變化可以公開的信息要及時予以公開。
6.建立完善政策解讀制度?;鶎诱⒔∪呓庾x機制,嚴格實行解讀方案、解讀材料與政策文件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要按照“誰起草、誰解讀”原則,明確政策解讀責任,以政府名義印發的政策性文件,起草部門上報代擬稿時應將經本部門主要負責人審定的解讀方案或解讀材料一并報送,上報材料不齊全的,政府辦公廳(室)按規定予以退文;以部門名義印發的政策性文件,報批時應當將解讀方案或解讀材料一并報部門負責人審簽。要主動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新聞發布會等多種渠道和簡明問答、圖表圖解、音視頻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提高政策解讀實效。區縣政府門戶網站、市政府部門網站要開設政策解讀專欄,集中發布各種形式的政策解讀、評論、專訪,做好政策文件與解讀材料的相互關聯。
7.建立完善依申請公開工作制度?;鶎诱⒔∪畔⒁郎暾埞_工作制度,完善接收、登記、審核、辦理、答復、歸檔等辦理流程,規范答復口徑、推行標準文本,運用大數據手段加強對依申請公開辦理情況的定性定量分析。要建立完善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制度,自覺接受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對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的監督,依法履行答辯和舉證等法定義務,積極配合行政復議機關和人民法院依法妥善處理政府信息公開案件。
8.建立完善考核評議和責任追究制度?;鶎诱⒔∪畔⒐_工作考核制度,將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平臺管理、政策解讀、回應關切等方面情況作為政務公開的重要內容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且分值權重不應低于4%。要建立健全社會評議制度,適時通過第三方評估、民意調查等方式開展社會評議,根據評議結果不斷調整優化政務公開的方式方法。要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定期對政務公開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對政務公開工作推動有力、積極參與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彰;對重要信息不發布、重大政策不解讀、熱點回應不及時的,予以通報批評;對弄虛作假、隱瞞實情、欺騙公眾,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法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9.完善基層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機制?;鶎诱贫ü妳⑴c政府行政決策的工作制度,結合職責權限和本地實際,明確公眾參與行政決策的事項范圍、參與方式、參與渠道,并向社會公開。要完善民意匯集機制,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公共政策措施、公共建設項目,要采取座談會、聽證會、實地走訪、書面征求意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問卷調查、民意調查等多種方式,充分聽取公眾意見,擴大公眾參與度,提高決策透明度。政策實施、項目推進中要及時回應公眾關切,對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要進行解釋說明。要完善利益相關方、群眾代表、專家、媒體等列席政府有關會議制度,增進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的認同和支持。
(三)推動政務公開平臺規范化。
10.規范建設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區縣政府門戶網站、市政府部門網站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19〕61號)要求,規范設置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并統一命名為“政府信息公開”,集中發布應當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區縣政府部門、鄉鎮政府要在區縣政府門戶網站開設專屬網頁,并參照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樣式設置網頁欄目,集中發布本行政機關應當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市、區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開展統計、核查、考核時,原則上以政府信息公開平臺信息為依據。
11.全面提升政府網站管理水平?;鶎诱袑嵃l揮政府網站作為基層政務公開第一平臺的功能和作用,不斷優化信息發布、解讀回應、辦事服務、互動交流功能。要統一開通“渝快辦”網上辦事入口和公開信箱辦理入口,便利企業和群眾。要健全完善區縣政府門戶網站內容保障、欄目維護、信息發布、安全防護機制,形成區縣政府辦公室主辦、區縣政府部門和鄉鎮政府合力共建、專業團隊日常運維的工作格局。要建立“7×24”小時值班讀網制度,加強日常監測,發現違法有害信息要第一時間處理,發現重大輿情要按程序轉送相關部門處理。
12.有力推動政務新媒體健康發展?;鶎诱幏墩招旅襟w開設、變更、關停、注銷等工作流程,嚴格落實分級備案制度,避免“一哄而上、只開設不運維”,堅決杜絕“僵尸”“睡眠”賬號。要嚴格信息采集、審核、發布等程序,落實專人管理、運營和維護,確保運轉有序、安全可控。要集中力量做優做強主賬號,統一信息來源,統一發布口徑,構建整體聯動、集體發聲的政務新媒體矩陣,實現信息同源、分發同時、資源同享、服務同根。政務新媒體工作主管單位要加強政務新媒體日常監管,定期組織檢查,積極運用技術手段進行實時監控,及時通報、督促整改存在的突出問題。對發現的假冒政務新媒體,要求第三方平臺立即關停,并通報有關部門依法依規處置。
13.積極拓寬基層政務公開渠道?;鶎诱e極借助縣級融媒體中心優勢和渠道,擴大政府信息傳播力和影響力。要依托區縣、鄉鎮政務服務大廳、便民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中心等服務事項集中的窗口單位和檔案館、圖書館等公共服務部門,設立政務公開專區,做到統一標識、統一設施、統一功能、統一管理,提供政府信息查詢、信息公開申請、辦事咨詢答復等服務,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明白、更便捷。
14.推動基層政務公開向農村和社區延伸?;鶎诱笇еС执澹ň樱┟裎瘑T會依法自治和公開屬于自治范圍內的事項,完善基層政務公開與村(居)務公開協同發展機制,使政務公開與村(居)務公開有效銜接、相同事項的公開內容對應一致。區縣政府每年年初要結合工作實際,及時調整公布本行政區域的村(居)務公開目錄;民政部門要加強對村(居)務公開工作的監督指導和日常管理;鄉鎮政府要督促村(居)民委員會每季度通過村(居)民微信群、公眾號、信息公示欄等,重點公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村級財務、惠農政策、養老服務、社會救助等方面內容,其中村級財務應當每月公開。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區縣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按照各自職責任務,加強督促指導,切實抓好貫徹落實。區縣政府要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強化統籌協調,落實保障措施,精心組織實施,推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落地落實。市政府各部門要督促指導區縣政府部門、鄉鎮政府抓好標準指引的落實和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的編制工作,積極對本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進行評估。
(二)加強隊伍建設。
區縣政府要明確政府辦公室作為政務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推進、監督檢查本行政區域的基層政務公開工作。要強化政務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職責,配齊配強工作人員,確?;鶎诱展_工作有機構承擔、有專人負責。要建立完善政務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與宣傳、網信、政務服務、大數據管理、融媒體中心等單位的協調聯動機制,形成推進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的工作合力。
(三)加強教育培訓。
各區縣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把政務公開特別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納入基層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教育培訓內容,每年至少組織1次學習培訓,切實增強依法依規公開意識?;鶎诱M織開展業務培訓、經驗交流,不斷提高政務公開工作人員能力和水平。
附件:26個試點領域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任務分工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4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26個試點領域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任務分工
序號 | 具 體 任 務 | 主體責任單位 | 配合單位 | 完成時限 |
1 | 編制重慶市重大建設項目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發展改革委 | 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交通局、市水利局等 | 2020年7月30日前 |
2 | 編制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
3 | 編制重慶市義務教育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教委 | 2020年7月30日前 | |
4 | 編制重慶市戶籍管理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公安局 | 2020年7月30日前 | |
5 | 編制重慶市社會救助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民政局 | 2020年7月30日前 | |
6 | 編制重慶市養老服務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
7 | 編制重慶市公共法律服務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司法局 | 2020年7月30日前 | |
8 | 編制重慶市財政預決算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財政局 | 2020年7月30日前 | |
9 | 編制重慶市就業創業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人力社保局 | 2020年7月30日前 | |
10 | 編制重慶市社會保險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
11 | 編制重慶市國土空間規劃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規劃自然資源局 | 2020年7月30日前 | |
12 | 編制重慶市征地補償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
13 | 編制重慶市環境保護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生態環境局 | 2020年7月30日前 | |
14 | 編制重慶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住房城鄉建委 | 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城市管理局 | 2020年7月30日前 |
15 | 編制重慶市保障性住房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
16 | 編制重慶市農村危房改造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
17 | 編制重慶市城市綜合執法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
18 | 編制重慶市市政服務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城市管理局 | 市經濟信息委 | 2020年7月30日前 |
19 | 編制重慶市涉農補貼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農業農村委 | 2020年7月30日前 | |
20 | 編制重慶市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文化旅游委 | 2020年7月30日前 | |
21 | 編制重慶市醫療衛生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衛生健康委 | 2020年7月30日前 | |
22 | 編制重慶市安全生產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應急局 | 2020年7月30日前 | |
23 | 編制重慶市救災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
24 | 編制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管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市場監管局 | 2020年7月30日前 | |
25 | 編制重慶市扶貧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市扶貧辦 | 2020年7月30日前 | |
26 | 編制重慶市稅收管理領域政務公開標準指引 | 重慶市稅務局 | 2020年7月30日前 | |
27 | 編制重慶市區縣、鄉鎮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 | 各區縣政府 | 2020年10月30日前 |